close

IMAG0514.jpg
文/ 郁婷Mitty

 

採訪藝術家吳宗彥來到位於三義,與藝術家陳佩吟一同成立的工作室。


兩位藝術家以截然不同的風格與媒材呈現作品。
藝術家陳佩吟以木雕,呈現各種色彩絢麗的蘋果
大家可以點此『心藝十三』觀看兩位藝術家的作品

IMG_5497.JPG

十三本人❤↓↓   十三喝水↑↑ 

IMG_5503.JPG

咳,言歸正傳

這次吳宗彥於承德館展出作品,現場觀看十分壯觀((好啦.我們展場是小了點T^T))

主要媒材以地球原生材質-()作為創作原料,希望藉由作品的呈現,
讓觀者主動探索材質 觀察作品最原始的一面,與之產生互動。

館員叮嚀 :勿動手觸摸阿各位

〈能〉58x58x58cm. 2014.JPG

↑〈能〉

探索的一大特點為這次展出隔出的暗房,作品〈能〉以白色大理石為材,內裝燈光設備

以義大利膠作黏著劑>因義大利膠的黏性強但乾得慢,因此經過多次實驗與失敗,,

花了許多時間才完成現場我們所看到的這件作品。

直徑58公分的球體,充滿原始能量感。站在幾近全黑的暗房中讓觀者能排除光線和旁物的干擾

在一空間中,就只有觀者與作品這樣單一的關係。

 

宗彥也分享到,他的作品都是用回收土來製作。回收土的特點就是燒製過後常會有驚喜產生

近距觀賞,可在他的陶製展品表面看到不同金屬光澤,增添作品細節。

IMAG0520.jpg

↑〈Pressure〉40x130x150cm

IMAG0515.jpg

↑〈原〉61x59x60cm 土、木、石

「回到最原始的本質─自然環境,藉由不同種的原生材質,以及同種但物質性改變的元素,將以混合,

並以顏色的漸層從黑到白的方式做排列組合。選用的材料是採隨機破碎,乍看之下或許認為都是相同的材

料,需經過仔細的去觀察,便會發現上面有著許多種類的性質。企圖將自然環境中最純粹的色彩呈現,

並採取不刻意仔細的排列,將原生物質的狀態以隨意方式展現。」


下面這件作品 ↓〈燻〉58x56x56cm 陶、木炭

IMAG0516.jpg

以陶、木炭為材。首次以陶和木一起進窯燒,並用鋁箔紙包附於球體外

因此我們可以看見球體上自然的燻色,然後再將木取出,將球體再次進窯

燒至1230度,之後再將木卡回原處。完成我們現在看到的作品

藝術家吳宗彥的作品理念「土與木,是種相生的概念,木必須經由土為基底,逐漸成長。

而這兩種材質的本質與組成方式都不相同。木對土的影響及結合,是經由燃燒轉化成碳,

慢慢地進入土中。木經燒製後改變其本質,進而變成碳,但是碳無法直接進入土中,必

須藉由燻燒的方式,才可使碳能夠被土吸收並結合。《燻》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一種結

合方式,由於土與木(碳)是明顯相異的物種,而藉由吸附碳的物理現象,是存在空氣當中

而虛無的狀態,因此這種結合的過程是看不到的,只能看到結果。」

IMAG0517.jpg

IMAG0518.jpg

↑〈擠壓〉 54x51x27cm 陶


「將所關注的自然環境,直接作為創作造形的要素與作為創作的內容。藉由地球的圖像呈現,使觀者能夠

直接閱讀內容,並產生地球暖化與地球資源耗竭的問題與想像。也將觀者轉換為地球還要巨大且遙遠的位置

,反觀作品像似洩氣或被破裂的狀態,彷彿有無形的外力或壓力付諸於作品上。而破裂產生了空間的連結,

使得作品除外在的造型之外,也有著內部的未知。」

地球的裂痕為燒的過程中自然形成,陸地的粗糙感則是用土粉與釉製造出的效果

為一件視覺感十足的作品。

IMAG0519.jpg
↑〈宙〉135x135x50cm 陶 『無論從哪一顆開始,它都是一個循環』

「在成長或面對每次經歷的過程,都有起起落落的情形。然而在面對外力或壓力的時候,是否能振作並繼續,

又或者一蹶不振?總認為過程中沒無結束的可能,結束將等同於下一次的開始。作品以循環的狀態呈現,

像似繞著中心點那般,雖有著相同的路徑與軌跡,但不同的時間點便有著很大的不同。然而刻意將轉變過程

中的連續性做個別拆解。若當觀者焦點於整體,會有一種不斷循環的狀態,若只關注於某一顆,便會發現相

對於其他顆,卻是相似又不相似的狀態。」

 

IMAG0522.jpg

在藝術家吳宗彥身上,我們看到他對於自己作品呈現的細節講究與堅持

現場看到的展品檯座,皆為他一人製作。

〈能〉的燈光設備則是他到水電行買電子設備組裝起來的

從這邊也可以看得出來一個立體創作的藝術家是如此身兼多功能。

 

這是一個十分有溫度和探索性的展覽,也可以藉由現場觀看發現作品的許多細節

歡迎大家到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參觀,展覽將持續至2016/07/03

 

更歡迎大家一起參加《光球效應》陶瓷蠟燭燈罩-義賣活動 

特寫版.jpg義賣燭台.jpg

時間:2016/05/14(六) – 07/03(日) 
地點:金車文藝中心 承德館(台北市承德路3段131號4樓)


活動方式:
參加者於展覽現場挑選一只素燒燈罩,並於現場進行彩繪(主辦單位提供壓克力顏料上色、

附燈罩蠟燭)繪製完成後,工作人員幫您與作品一同拍照作紀錄後方可帶走,

每件作品售價為350元,活動結束後,藝術家將所得全數捐贈給『SOW荒野保護協會』。
 

詳情請洽 吳宗彥立體創作展【地心隱力】FB活動頁

 

 

 


吳宗彥-立體創作展【地心隱力】
展期:2016/05/14-07/03
時間:週二至週日 早上11點至下午6點
地點:金車文藝中心 承德館
 (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)
服務電話:(02)2595 9650
官方網站:http://kingcarart.org.tw/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Yutin (米婷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