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吳昕恬個人照04_RGB.jpg

  採訪吳昕恬時,可以深刻感受到這位大學剛畢業的創作者對於現在的大環境、自己的生活與期許、甚至目標都有一股堅決的態度。對於自己也不是輕易放過的那種(笑)所以似乎常出沒於深夜的陶藝教室創作,當全班同學參加新一代設計展的同時,她也追尋自己所求另闢蹊徑,申請到金車美展>自己想要的畢展自己追尋。

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展覽現場的作品。
標語  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表達這次的理念主軸
在觀看這檔展覽時,感受到這次作品中有兩個主要元素分別為植物與夢境,而這些作品靈感多來自於她的生活當中。不論是富滿詩意的想法,俏皮可愛的生活直白、抑或對於環境保護議題的關注都呈現在作品當中。就讓我們一一看作品的理念吧。

2017-04-09-17-59-43.jpg

2017-04-09-17-59-58.jpg

2017-04-09-18-00-12.jpg

↑ 期‧望    25×25×55cm    陶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眾人的想望凝聚成一個集體的夢,它不斷膨脹,將我擠壓在這個維度的間隙。每一顆眼睛都帶著期盼的望,每一道目光像是霾緊緊圍繞,使我呼吸窘迫、視線模糊,前進的道路變得迷離。我逼迫自己長出數隻的手,拚命想攫取那些目標,但卻像即將溺斃前的瀕死掙扎。」

2017-04-09-18-00-27.jpg

↑ 抉擇    50×27×32cm    陶瓷    2017
吳昕恬:「每一次做出抉擇就像是把自己撕開,捨棄選項都覺得疼痛,我好想透過分裂自己形成的眼睛,去看看這些選擇的未來會是怎麼模樣。好希望所有的作答可以得到滿分,但生命可能沒有標準答案,我只能在選定的選項中竭盡全力,不一定會成為最完美的,可是讓它們都成為最合適的那個。」

2017-04-09-18-00-44.jpg

↑ 矛盾的存在    (兩件一組)22×16×31cm / 25×20×50cm    陶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竭力衝破種皮,尋找一道空隙而出,伸出右手緩緩抬起,徐徐向光生長。渴望被照亮、渴望被看見、被注視,但舉起的手卻迂迴,又突然被膽怯襲擊,信心瞬間萎靡,再度想將自己埋回土裡。」

2017-04-09-18-01-17.jpg

↑ 種子    18×27×42cm    陶瓷、玻璃、燈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生命中發生的微小事件,都可能是種契機,在心田種下沉睡的種子。往後遇見的都是養份,在未來的某一天,它會萌芽、發光。」

這件作品堪稱展區中最受歡迎之一,原因無它,實在是太可愛了,粉嫩的顏色,結合特別訂製的玻璃小燈,都讓這件作品成為參觀者拍照留念的首選。而現在有五官的都呈現睡夢中的狀態,呼應這次展覽的主軸。

2017-04-09-18-01-32.jpg

↑ 我的思緒生長    65×30×25cm    陶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有天夜裡,我踮著腳遊走在夢境與現實的邊際,腦袋突然有點癢,好像有些什麼在裡面騷動著。我的指尖輕拂過,撓了撓,觸碰到的地方緩緩凸起,然後像植物般生長、蔓延。它們翻山越嶺,攀過稜線、流淌於溝壑、寄生在石槽。它們呼吸吐納,向光茁壯,也許有一天會枯萎、死亡,再度融回泥土中,然後又新生。」

2017-04-09-18-02-29.jpg

↑ 共生    15×16×24cm    陶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越長越大家裡附近的自然空間越來越少,一點一滴被人造物蠶食,我的故鄉歸仁那裡有一片大草原最近傳出將開發的消息,可是這樣的發展對於當地而言是有必要的嗎?那裡是很多生物的棲地,選擇這樣的地點貞的合適嗎?開發是一條單行道,一旦開始就不能回頭了。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,總以自身利益為最大考量,從沒問過其他生命,這是他們想要的地球嗎? 貓頭鷹眼周的羽毛凋謝,像是淚水般滴落。如果人類和所有這片土地上的生命能夠平等的共生,萬物為一體,祂牠它是不是可以不要再凋零不要再流淚?」

共生,源自於吳昕恬的版畫作品,歷經家鄉即將面臨的開發案,激發她將這件版畫作品轉為陶瓷作品的動機。

木口木版畫與陶瓷共生.JPG

2017-04-09-18-02-51.jpg

↑ 殘餘的夢境     陶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『夢是剛出現就被窒息的思想的清除。對於負擔過重的大腦,夢可以作為一個安全閥,具有治癒和宣洩的功能。』── 佛洛伊德《夢的解析》
每一個瀕臨崩潰的夜晚,我在失控的邊界拉住自己,將自己哄睡安放進夢裡,在夢中癒合、在夢中代謝掉思想的殘餘。如果說思想的殘餘變成了夢境,那些殘餘的夢境又將去哪裡?又將變成什麼?每一個過敏擤鼻涕的早晨,我都在想鼻涕是否是夢的殘餘,從黑夜的甬道抵達清晨。」

2017-04-09-18-03-39.jpg

↑ 蘗    50×52×40cm    陶瓷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在幽微陰暗的一隅,自卑滋長,像蕈類般叢生。直到有人跟它說:「朽木不可雕也,但是可以種香菇。」不是所有木頭都該成為雕塑,不是所有人都只能遵循同一條道路擠破頭前進。所謂的成功不該如此狹隘,生長成自己的模樣吧!」

蘗 發音為ㄋㄧㄝˋ 薛+木 意指 1. 樹木被砍或倒下後再生出來的枝芽。2. 植物的芽。 
這件作品在現場像是卡通版的命案現場,「朽木不可雕也,但是可以種香菇。」來自於原住民作家亞隆榮 ‧ 撒可努在《山豬·飛鼠·撒可努》中所提到的一句話。吳昕恬在學習路上算是名列前矛、國中資優班、高中台南女中、所謂大眾認為課業優秀的學生,正走在社會上所認為"成功"的道路上,但她選擇自己所好,走上創作這條路(種香菇)。

番外篇:採訪時她說道高中參加「台灣文化隊」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「部落遊學」,當時還見到撒可努本人 !

2017-04-09-18-04-11.jpg

↑ 夢的凝視    20×33×40cm    陶瓷、玻璃    2016
吳昕恬:「被夢凝視時赤裸裸的,所有的虛偽、軟弱、慾望都無所遁形;凝視夢時,像是看著自己的潛意識,好像很清晰卻幽深的看不透;和夢對視時,被一襲恐懼爬過,人總是害怕凝視自己、面對自己。」

 

這件作品側邊有許多細緻的地方,中間眼睛部分也是玻璃,原為可發光的燈具,但創作者較為喜愛它沒有發亮的呈現方式,也是別有一番風味。

最後補充一段吳昕恬對於這次展覽夢境的闡述「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,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:『大家在床上作著夢,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。』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,做陶是製夢的過程,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。夢,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,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;夢,也可能是我渴望、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,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。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,認識自己、找尋自己、捏塑自己、召喚自己,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。」
 

完整採訪文章請點下方展名
▴▵▴▵▴▵▴▵
吳昕恬-陶瓷創作展◂ 
展期:2017/03/11(六) - 05/07(日)
時間:週二至週日 早上11點至下午6點
地點: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
電話:(02)2595 9650
官方網站:http://kingcarart.org.tw
主辦單位:金車文教基金會文藝中心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tin (米婷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